A股7连破“2万亿”创历史新高
你知道吗?A股市场最近创新了一个惊人的记录——连续7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大关!这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,而是市场活力的诚实写照。8月14日,A股成交额飙升至2.3万亿元,两融余额同步突破2万亿元,这是继8月13日后又一次实现”双2万亿”的壮举。回顾历史,这样的场景只在2015年杠杆牛市期间出现过5次,而今年8月连续两日达标,不仅是近十年首次,更标志着A股市场生态已发生根本性变革。
与2015年高杠杆资金主导的情况不同,2025年的”双2万亿”呈现出”基本面改善+流动性宽松”的双轮驱动特征。市场杠杆使用更加理性,两融交易占比仅为8.5%,远低于2015年峰值时期的15%以上。这种变化反映出A股市场正在走向成熟,投资者行为更加理性,市场波动也更加可控。
资金面支撑:居民储蓄与外资成主力军
A股7连破”2万亿”背后,谁是真正的推手?数据显示,居民储蓄和外资成为两大核心力量。7月份,全球多头基金净买入中国股票27亿美元,国际金融协会数据更显示同期中国股市净流入超60亿美元。外资为何如此看好A股?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,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相对优势、政策环境的稳定性以及资产估值的吸引力,共同构成了外资增持中国股票的核心逻辑。
国内方面,资金流动同样引人注目。7月住户存款减少1.11万亿元,非银存款却大增2.14万亿元,这种”存款搬家”现象直接反映了居民风险偏好的提升。更令人振奋的是,7月A股新开户数达196万户,同比增长71%,新增投资者的不断入场为市场带来了持续的新鲜血液。这些数据都表明,A股市场正在经历一场由内而外的资金重构。
市场生态变革:从杠杆驱动到价格驱动
A股7连破”2万亿”的现象背后,隐藏着怎样的市场生态变革?与2015年相比,当前市场已发生三大根本性变化:开头来说是杠杆使用更加规范,市场平均维持担保比例维持在270%以上;接下来是资金结构更加多元,不再依赖单一杠杆资金;最终是驱动影响更加健壮,从单纯的资金推动转向基本面支撑。
华创证券分析指出,这反映了市场从早期场内外高杠杆驱动的市场,逐步向政策协同、基本面驱动的成熟市场演进。2025年的行情既延续了2024年的政策驱动逻辑,核心驱动力已转向”基本面改善+流动性宽松”的双轮模式。特别是在8月14日的双”2万亿”中,市场并未出现2015年的非理性波动,这种变化令人欣慰。
未来展望:增量资金拐点已至
A股7连破”2万亿”只一个开始?多项指标显示,资本市场正迎来新一轮资金供给的历史性拐点。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,居民存款与理财将迎来集中到期高峰,预计将释放巨量可配置资金。在低收益环境下,这部分资金有望持续流入股市,进一步释放股市流动性。
未来增量资金将呈现”三维驱动”特征:外资配置比例提升、居民储蓄持续搬家、保险社保等长线资金加速入市。据测算,若4.25万亿超额储蓄中有10%进入股市,即可带来4250亿元增量。随着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改善、产业链复苏数据增多,业绩驱动将取代单纯的资金推动,成为行情延续的核心动力。A股7连破”2万亿”或许只是这场变革的一个序曲,更加健壮、理性的市场生态正在形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