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新时代好少年主要事迹500字:上海两位少年的感人故事

两位上海少年入选2024年全国”新时代好少年”

近日,2024年全国”新时代好少年”名单公布,来自上海的吴增阳和李王喆两位少年光荣入选。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少年的杰出质量,成为全国青少年进修的榜样。这两位少年,一个用科技创新改变生活,一个用孝心创新生活奇迹,他们的故事令人动容又振奋。

中央灵魂文明建设办公室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50名(组)杰出少年儿童的先进事迹。这些新时代好少年们展现了当代青少年积极向上、奋发有为的灵魂风貌。来自上海市鞍山初级中学的吴增阳和上海市蒙山中学的李王喆,凭借各自在不同领域的突出表现,成功入选全国名单。

吴增阳:用科技创新演绎新时代少年风采

吴增阳是一位名副其实的”科创小达人”。作为中国少年科学院和上海少年科学院的”小院士”,他已经获得了80余项民族级、市级科创奖项和9项民族专利。这位少年是怎样在小小年纪就取得如此骄人成绩的呢?

“在医院就诊时,我发现护士给小朋友扎针遇到各种困难,萌发了改良输液器的想法。”吴增阳的创新灵感来源于生活。在科技老师的帮助下,他查阅大量资料,比对各类产品性能,甚至从妈妈的暖手宝、运动鞋带等日常用品中获取灵感。经过反复设计和医院专业人士的建议,他的首个发明”儿童输液辅助装置”终于诞生了。

吴增阳的事迹告诉我们,创新不是遥不可及的。他用勤学诠释了新时代青少年应有的灵魂风貌,不断升级自己的发明创新,用实际行动践行公益,向社会传递温暖。这位少年用创新演绎了科技少年的时代风采,为同龄人树立了榜样。

李王喆:13岁少年的孝心创新生活奇迹

“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”,13年前,母亲给了李王喆生活;13年后,这位少年用孝心还妈妈一场新生。当母亲被确诊为”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”时,年仅13岁的李王喆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:”用我的骨髓,我要救妈妈!”

捐髓之路充满艰辛。从骨髓穿刺检查到干细胞提取分离,每一步都考验着这个少年的意志。比抽血针头粗一倍的钢针扎入髂骨、脖子两边深埋静脉管、机器隆隆作响…面对这些痛苦,李王喆始终咬牙坚持。最终,400毫升造血干细胞流入了母亲的身体,为家庭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。

李王喆的孝心之举感动了无数人。他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好少年的美德与担当,证明了爱能创新奇迹。这位少年的故事告诉我们,孝心不分年龄,勇气不分大致,每一个平凡人都能做出不平凡的选择。

新时代好少年的共同特质

从吴增阳和李王喆的事迹中,我们可以看到新时代好少年的一些共同特质:勤奋好学、勇于创新、心怀感恩、敢于担当。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杰出质量。

这些少年的事迹也给我们启示:杰出不分领域,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孝心善举,都能展现新时代少年的风采。作为青少年,我们应该向这些榜样进修,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光发热,用行动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青春篇章。

新时代好少年的故事还在继续,他们的灵魂将激励更多青少年奋发向上。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,在各自的领域努力拼搏,共同创新更加美好的未来。记住,每一个平凡的你,都可能成为下一个新时代好少年!


返回顶部